中国文旅传媒专访文化学者篆刻家--杜根良先生

时间:2023-05-19 16:19:51  来源:  作者:  字体:

 中国文旅传媒网苏州相城报道(记者 华朦朦)记得上次采访杜根良先生获得苏州市民间工艺家称号,那是几年前的事了,今天顺便拜访他,不想大有收获,不能一一道尽就讲几个事例吧。

唐代古琴九霄环佩八字大篆铭文逐一考证

2023年4月法国总统马卡龙访问中国,在习近平总书记陪同下欣赏古琴演奏《高山流水》,这把琴就是大名鼎鼎的唐代古琴九霄环佩,已有1267年历史,估价4亿人民币。

 ZL

图 1古琴演奏家李蓬蓬演奏《高山流水》

九霄环佩一共有4张,前三张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这一张为何作如先生私人收藏。

 ZL

图 2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古琴演奏家李祥霆先生怀抱九霄环佩古琴/杜根良先生添加文字注解

古琴背面有八个大篆,一段时间内没有人认全,有人说是“汾阳后裔郭京收藏”,有的文章就采用了这一说法,有的文章干脆避开这几个文字只谈苏东坡,因为有“东坡苏轼珍赏”印章款。

 ZL

图 3九霄环佩上有八个大篆/杜根良先生添加文字注解

杜根良先生通过查找资料,确定八个大篆文字为“汾阳王宝郭子义(仪)藏”,其中义与仪音同而通用(也称通假)。

 ZL

图 4汾阳王宝郭子义(仪)藏/杜根良先生逐一查证

听杜先生介绍古文字查证过程非常有趣。首先认出“汾、阳、郭、义、藏”5字,接着查到“王”字,见到时恍然大悟,原来是王字横着写而已,“汾阳王”就此得以确定,历史上汾阳王一共有15位,姓郭的只有郭子仪(唐代十大名将之一,平定安史之乱立下赫赫战功),义仪通用,猜测“子”字一定不会错,终于在《千文六书统要》查到了,宝字是最后一个难题,开始以为上部是“亦”,查遍带亦的字都不是,直到猜测下部可能是“贝”字才迎刃而解,回头看,最上部是个宝盖头,“上宝盖头下贝”最可能的也就是宝字,具体相关资料如下:

汾:见于《篆字汇--卷六》,

阳:见于《广金石韵府--莲庵藏书--卷三》,

王:见于《广金石韵府--莲庵藏书--卷三》、《偏类六书通--哈佛大学图书馆--卷一》,

宝:见于《偏类六书通--哈佛大学图书馆--卷七》,

郭:见于《广金石韵府--莲庵藏书--卷六》,

子:见于《千文六书统要--卷二》,

义:见于《广金石韵府--莲庵藏书--卷五》,

藏:见于《广金石韵府--莲庵藏书--卷三》、《篆字汇--卷九》、《偏类六书通--哈佛大学图书馆--卷六》。

后来杜先生查到有人也做过正确的解释,所以杜先生叮嘱我文章中一定要注明,他只是解读者之一,从这一点说明杜先生是个认真而低调的做学问的人。

海昏侯博物馆采纳他的玉器文字解读

海昏侯墓是西汉刘贺之墓,出土10000多件珍贵文物,2021年10月18日海昏侯墓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几年前的某一天,曾和杜根良先生一起就读苏州新文化学校第一届玉器高级研修班的王湘文同学,给他发了一个篆体字的照片(就一个字),问他认识否?

当时杜先生并不知道王同学正在考古研究所听李存信老师上课,海昏侯墓出土玉器中有一件口琀(就是海昏侯下葬时含在口中的玉器),上面有两个篆体字“□驩”,第一个字专家不能确定,也有专家认为是“合”字,驩通欢,两个字为“合欢”,但是“合欢”一般用于结婚等喜事,下葬用“合欢”说不通。

 ZL

图 5海昏侯墓出土的口琀

 ZL

图 6海昏侯口琀上文字(临摹墨稿)

杜先生查阅了一些资料,没有查到一模一样的篆体字,但通过与隶书的比较,果断解读为“含”字并说明解读的理由,王同学把这一解读告诉了李老师。

李老师后来回复王同学,博物馆采纳了“含”的解读,因为“含”通“琀”,“含驩(欢)”与口琀(含)玉正好吻合。

后来杜先生看到一篇《终极信仰:海昏侯刘贺父子的丧葬用玉》的文章,看到海昏侯墓口琀玉器的临摹墨稿,怎么有个字这么眼熟,想起王同学几年前问过他这个字,询问王同学才知道,原来玉器是海昏侯墓出土的刘贺口含(琀),上面有两个字(不是一个字)“含驩(通欢)”,李老师是大名鼎鼎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专家李存信老师,博物馆是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

号称“几百年来无人认识”的古镇楼名被破解

杜根良先生在《今日头条》看到一篇文章《寻镇浙江宁海丨黄坛古镇:严氏古宅三雕精美,子陵后裔山高水长》,文章中有一张“小姐楼”楼名的照片,门墙上有三个大篆,号称“几百年来无人认识”。

 ZL

图 7“小姐楼”门墙上有三个大篆,号称“几百年来无人认识”

黄坛古镇严氏家族可谓名声显赫,自乾隆三十年(1765年)至道光十五年(1835年)70年间严氏祖先建造深宅大院号称有“二座十八堂”,黄坛严氏古宅以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而闻名遐迩,其中有一幢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筑被称为“小姐楼”,门墙上有一块匾额,通体呈粉色,中间3个大字,号称是“几百年来无人认识的花鸟篆”,因日晒雨淋而显得斑斑驳驳更加难以辨认。杜先生认为那是大篆而不是什么“花鸟篆”“鸟虫篆”,于是把图片先下载下来以便仔细琢磨,这一琢磨就是整整两个月。

杜先生热爱古文字,平时有空就查查资料看看字典,有一天在《广金石韵府》发现大篆“知”的左下部与记忆中小姐楼第一个字能分辨的左下部非常相像,马上打开图片对照,果然左下部分完全一致,其余“隐隐约约”的笔画在“参照物”的对比下笔画得以确定,但是大篆“知”与“智”是通用字,就是说“知”“智”大篆是同一个字,就这样“小姐楼”楼名第一字在无意中被破解了一半。

古文字的解读不像数学、物理那样有严密的科学性,更多的只能靠“猜测--查证”这样简单的方法,甚至无目的翻字典的方法。解决了一个字,于是想通过“知”“智”组词的方法去查找第二个字,但好久没有进展。

有一次杜先生看到宋代秦观的诗句“茫茫流水意,会有知意听”,知意,会是“意”字吗?果然在《偏类六书通》上查到此写法的意字,篆体下部像“飘带”样子的笔画(之前一直猜不透是什么结构)原来是“心”字的变形。

照理说最后一字比较容易,某某楼、某某堂,结果查遍楼、堂、轩、居、斋、房、屋、室、观、院、馆、亭、庐、庵、庄、殿、阁、台等等都不是,难道根本就不是楼名?一时无从下手了。有一次电视里介绍素斋的制作,杜先生想起扬州有个素斋馆名为“小觉林”,突然眼前一亮,感觉最后一个字应该是“林”字,与《比干铜盘铭》上的“林”字比较接近,果然在《偏类六书通》找到了一样写法的“林”字。

那么是“知意林”还是“智意林”呢?根据中文意思“知意”更有诗意,唐诗宋词中有很多含“知意”的诗句,所以“小姐楼”楼名为“知意林”,“几百年来无人认识”的传说就此打破。

知:见于《广金石韵府--莲庵藏书--卷二、五》、《偏类六书通--哈佛大学图书馆--卷二》,

意:见于《偏类六书通--哈佛大学图书馆--卷四》,

林:见于《偏类六书通--哈佛大学图书馆--卷二》、《千文六书统要--卷四》。

 ZL

图 8知意林/杜根良先生逐一查证

我问杜先生,比如苏州话难度有六级八级之说,这个“小姐楼”楼名破解难度有多大?杜先生说十级,为什么?主要是隐隐约约有些笔画难以看清。又问杜先生像“红崖天书”有没有可能被后人破解,杜先生说完全不可能,因为“红崖天书”、“禹王碑”等经过了“好事者”重刻,笔画结构已被破坏,哪笔真哪笔假无法确定也就没有办法了,“小姐楼”匾额幸好没有动过手脚才能得以破解,为今后文物修复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后记

杜根良是苏州市相城区元和街道卫生院放射科主任,笔名野马,爱好广泛,在篆刻、雕刻、书法、古文字研究、文物鉴定、玉器鉴定等方面有深厚的造诣,获得职业艺术品鉴定师、职业高级玉器鉴定师资质,获得苏州市民间工艺家称号等等,研究篆刻、古文字38年,对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楚文等古文字颇有研究。国家级著名文物考古鉴定专家甲骨文书法家李彦君老师称他为著名文化学者、篆刻家,并大力推荐他加入了北京印社研究会。

2021年苏州市相城区建区20周年卫健系统高质量发展表彰大会暨群众文艺晚会,杜先生在八段锦团体表演和古筝演奏合作下进行书法表演,现场挥毫大屏幕投放,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ZL

图 9杜根良先生文艺晚会现场挥毫

杜先生总是说他只是一个篆刻、古文字爱好者,坚持每天学习研究古文字纯粹业余爱好而已,不要过于宣传,但通过以上事例实实在在证明了他的古文字功力。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钢城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ICP备2924672—4号  中华时讯新闻通讯社 人民首发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EmpireCMS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