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2%【海东日报】
本报讯(记者 蒋晖)近年来,海东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培养科技人才,搭建科技创新创业平台,促进了全市创新创业加快发展,呈现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创新环境良好、高新技术、科技型企业和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器逐年增加、科学普及成效显著的良好局面。
截至目前,全市共申请专利248件,专利授权148件,其中发明专利65项,取得科技成果98项,引进实验新技术200余项、新品种260余项,年均示范推广实用技术100余项;现有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5个、科技型企业38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众创空间3个、星创天地3个,并建立了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暨海东科技园,组建海东综合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2020年前三季度,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4.2%,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培育科技人才队伍方面,海东市修订发布《海东市柔性引才引智实施办法》《海东市人才引进办法》《海东市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等文件,为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实行了企业家培养导师制、“高校教授+企业家”的“双导师”制,并组织专业培训班和产业、行业专项论坛,在扩充人才、改善结构、提高质量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选派省级科技专业技术专家,深入基层一线,生产一线,围绕特色支柱产业,开展技术指导、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示范引领、成果转化、项目申报等工作,保障基层技术支撑,推动产业经济稳步增长。目前,全市累计选派1006名“三区”科技人才深入全市64个乡镇,近400个行政村,98家企业开展技术服务。
此外,海东市围绕脱贫攻坚,着力推进光伏产业扶贫、电子商务扶贫、农业科技推广扶贫及龙头企业推动扶贫等工程,建成35个光伏扶贫电站,带动全市634个贫困村的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并加强与“阿里巴巴”和“淘宝”等知名电商企业合作,建成50多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470多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拓宽了贫困地区农畜产品销售渠道;建立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村、良种良法直接到户、技术服务直接到人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一站式”直通服务的新模式、种养加有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带动了群众脱贫。全市先后建立73个农牧业科普示范基地,5个农村中学科技馆,8个科普示范社区,3所示范学校,2个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带动效应明显,全民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 泰安市摄影家协会6个内部分会正式成立(文末附名单)2023-11-23 05:11:58
- 泰安市摄协第三次红色摄影之旅赴西柏坡等地摄影采风活动即将开启2023-10-19 08:10:59
- 第十三届海峡两岸泰山石敢当文化节暨第九届泰山艺术节开幕2023-09-06 06:09:26
- 涪陵区微型企业协会引领多协会助企纾困助推猕猴桃销售2023-09-05 03:09:11
- 牢记使命 报效祖国 ——纪念抗战胜利78周年2023-09-05 03:09:12
- 青春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中闪耀2023-08-25 02:08:02
- 国内首个新茶饮公益基金诞生 为绘就乡村振兴画卷“增彩”2023-08-17 02:08:30
- 牛海燕:雨夜街头众生相(组图)12-16
- 山东泰安:“村歌嘹亮”唱响乡村振兴美好新生活12-15
- 拦囚车密谋串供 做假账虚假诉讼:河北新乐市这些人为何如此嚣张?12-12
- 河北新乐:套路放贷人员竟敢拦停押解嫌犯车辆12-09
- 伊犁非遗:闪耀在岁月长河中的璀璨明珠12-05
- 女子诉称在城改中拆迁赔偿不合理损害其正当权益12-04
- 村民诉称承包土地被侵占损害其正当权益12-04
- 网曝河北省新乐市法院为套路贷集团撑腰打伞 关键证据曝光12-04
- 泰安第一污水处理厂:多次升级改造 提高出水水质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