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已经混成记者了,还有什么……

时间:2021-11-09 19:34:59  来源:  作者:  字体:

 又到11月8日记者节,在这个为数不多的行业性节日里,新闻人依然无法停止对这个职业价值的审视。

 

曾几何时,带着职业光环,持犀利之剑,道人间巨细,揭天下暗箱,传事实真相,伸公理正义,记者的职业是多么风光!

 

可近十年来,传统媒体渐渐式微,唱衰这个职业的声音不绝于耳,记者从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都混成记者了,还谈什么前途?”这是多年前,一位资深媒体人发出的一声经典呐喊。而十年后,当我辈再喊出一声,已然是另一番心境,依然没啥“前途”,也还是没什么“钱”途,在菠菜都涨价到14块钱一斤,买一套小房还需要折算出50年工龄不吃不喝的收入的时候,谈新闻理想,的确是变得越来越奢侈。

 

多方面原因,正牵引着这个行业经历“落潮”。

 

社交媒体发展,自媒体狂欢,严重摊薄了以往权威媒体独享的话语权;受到新媒体冲击,一大批报刊关停倒闭;人才出走,理想灭失,斯文扫地,许多曾经怀揣梦想的新闻人放下斯文,转战公关、互联网行业,但在资本的狂欢中,新闻人在互联网新闻领域却明显成为了龙套和配角,并没有找回当年的尊严……

 

“潮落”不代表消亡,笔者看见,依然还有人坚守着媒体前沿阵地,仍旧有很多人看好行业前景。

 

回顾这些年媒体的生存状况,媒体圈内人也时常感慨万千。有人转行做公关了,有人投奔互联网公司了,有人创业下海了,有人进体制了……人来人往,渐成常态。

 

“中国媒体人才流失的原因在于资本太活跃、诱惑力太大。”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坦言,现在资本太活跃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媒体十来年工资都没怎么涨过,当遇到各种问题,很多媒体人就慢慢走了。他们是在告别媒体,走进资本怀抱。

 

白岩松同时也认为,一些同行不仅仅是因为高薪水而离开,当新闻人最初选择这份职业时,也清楚知道,选择的不是一个高薪职业,在全世界,这都是一个中下薪水的行当。“来的时候不是因为薪水,走的时候也是因为其他因素没有了,可能是原来一些重要的东西没有了。”

 

白岩松仍旧相信新闻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历史也是这样证明的。有可能现在不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但蕴藏着最好的机会。

 

说起自媒体狂欢,专业新闻方向迷失,中国新闻周刊主编安然认为,那些被自媒体大肆传播、热闹喧哗的信息,其实都不是专业新闻。专业新闻发布的内容遵循最基本的客观真实原则,经过严格的审核把关程序,从多角度呈现和挖掘事实复杂性和背后的深刻逻辑,它的价值是自媒体所无法取代和抹杀的。“专业新闻没什么好失落的,自媒体有其历史局限性,在某个阶段能疯狂收割流量。”

 

在媒体行业,还有另外一种声音,时不时地萦绕在新闻工作者耳边,“被嘲讽为写稿匠的记者行当,最终会不会被机器人取代?”

 

“一个行当不可能轻易地消失,当迈过历史局限性后,往往会变得更有价值。”安然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他看来,机器人虽然能高效率地完成一篇新闻稿,但它威胁不了精英写稿人群。在对新闻事实的深度挖掘、独立思考上,专业记者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就像现在医疗行业,做手术开刀也有机器人和便捷工具能替代人力操作,但对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始终需要经过系统专业训练的医生。作为新闻从业者,应该对这份职业葆有基本的信念和定力。

 

在笔者看来,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就是金子。虽然“都已经混成记者了”,但我们仍能看到,很多传媒精英在坚守新闻阵地,不改初心,坚持做这个时代中独立思考的瞭望者、时事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这个时代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潮起潮落,总有一种亘久不变的力量和精神在促人前行。我们始终相信喧嚣泛滥的自媒体消灭不了求真求实的专业记者,用公式模板烹制的“10万+”爆款文敌不过启迪读者深度思考的调查报道,冰冷的算法程序也无法取代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笔触。记者这个行当不会消失,看清现实之后,依旧有人在勇敢追逐炙热而滚烫的新闻理想。

 

节日快乐!兼致敬追梦路上未曾退却的每一位新闻人!

 

>更多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钢城资讯 | 国内新闻 | 国际新闻 | 社会与法 | 社会万象 | 奇闻轶事 | 娱乐热点 | 明星八卦 | 综艺新闻 | 影视快讯 | 楼市资讯 | 地产要闻 | 地方特色 | 美食营养 | 美食助兴
车界动态 | 新车上市 | 购车指南 | 体坛要闻 | 篮球风云 | 国际足球 | 中国足球 | 理财生活 | 创富故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免责申明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工作人员公示
ICP备2924672—4号  中华时讯新闻通讯社 人民首发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Powered by EmpireCMS7.8  © 2002-2018 EmpireSof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