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零时,随着最后一声禁渔钟声消散,东平湖长达五个月的生态休眠期圆满落幕。夜幕下的湖面宛若星河倾泻,数百艘渔船点亮渔火,在墨色水面上勾勒出流动的光带。待到东方既白,满载银鳞的船队如凯旋的舰队徐徐归航,湖畔早已人头攒动——鱼贩们支起粼粼发亮的水箱,居民们手提编织袋翘首以待,共同见证这场酝酿了150个日夜的丰收盛宴。
侯立峰 摄影
黄启脉 摄影
张文华 摄影
张子秋 摄影
开湖前夕,泰安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岱岳区摄影家协会主席潘景臣以及岱岳区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长民,两位中摄协会员,携18位摄影家奔赴东平,用镜头定格这场渔汛狂欢。他们的取景框里,不仅记录下渔网腾空而起的优美弧线,更镌刻着渔民古铜色脸庞上绽放的笑容。
亓子浩 摄影
张灿宏 摄影
张世忠 摄影
亓子浩 摄影
作为齐鲁大地的"生态明珠",东平湖通过科学禁渔与增殖放流的"休养生息"之道,让48种经济鱼类在此繁衍生息。如今的湖面既是渔民的"蓝色粮仓",又化作游人的"生态乐园"——传统捕捞技艺与现代休闲渔业在此水融,游客们既能体验"舟行碧波上"的渔趣,又可品尝"鱼鲜入馔香"的至味。
张子秋 摄影
亓子浩 摄影
王婉英 摄影
王长民 摄影
张文华 摄影
黄启脉 摄影
张子秋 摄影
开湖日的东平湖宛如一幅动态的《清明上河图》:渔船穿梭似织,鱼群跃水成虹。岸边交易人声鼎沸,市民们不仅能选购膏肥肉嫩的湖鲜,更可登船体验"即捞即烹"的渔家风味。这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戏剧,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生动的注脚,也奏响了渔业转型、渔民增收的丰收乐章。(张子秋 / 文)
编发:泰安市摄影家协会融媒体中心
精彩推荐
头条推荐